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过去五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队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拼搏进取,地区生产总值接连跨过两个千亿级台阶、达到8712亿元,交出了一份厚实的答卷。今后五年,烟台将以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使命感紧迫感,义无反顾地勇担重任、干在实处,着力塑造新优势,实现六个“率先走在前”:塑造现代产业体系新优势,在转型升级上率先走在前;塑造中心城区建设新优势,在城市能级提升上率先走在前;塑造县域经济新优势,在县乡村一体发展上率先走在前;塑造改革开放创新新优势,在动力变革上率先走在前;塑造民生社会事业新优势,在共建共享上率先走在前;塑造社会治理体系新优势,在维护安全稳定上率先走在前。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
春日的烟台大地,处处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的喜人景象:
山东港口烟台港西港区原油码头二期项目于2月16日正式开工,施工现场挖掘机、重型卡车紧张忙碌作业;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按照“百日攻坚”要求,卡实时间节点,精心组织7家建设单位的500余人施工队伍、8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120余辆施工车辆在工地内加班加点作业,全力以赴保障项目推进;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收尾,计划3月完工,5月份有望迎来首展……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体系和经济结构。近期,烟台市高频次举行集中开工,以攻坚姿态、拼抢精神、严实作风,狠抓项目建设。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是烟台塑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长远考量。
“把牢实体经济主攻方向,加快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优势转变,率先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海洋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党代会报告上,烟台明确要塑造什么样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项目招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总的路线图。
制造业方面,深入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开展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推进16条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精心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未来产业。力争到2026年全市过千亿产业集群由4个增加到7个。
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工程,推动服务业向高端高品质升级。文化旅游围绕5个重点区域布局建设旗舰型项目,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现代物流集中培育冷链、临港、电商等业态,打造环渤海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办好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创建世界“设计之都”。现代金融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做活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烟台金融中心。
培育壮大海洋产业,实施向海图强“五大行动”。以“百箱计划”为抓手优化海洋牧场功能布局,全力建设中国海上风电母港,扎实推进海工装备大国重器建造,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推动港口由货物中转向综合服务港和国际贸易港转型。
关键词:城市能级提升
山海路快速路是烟台市“一横两纵”快速路网的重要一“纵”。为了让山海路快速路尽早投入使用,项目建设24小时连轴转,工人三班倒,夜间也不停工。春节期间,中建八局二公司200多名工作人员坚守工地过年。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烟台市以构建“12335”格局为牵引,全面提升首位度增强带动力,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现中心城区的品质之变、形象之变、功能之变、产业之变。
烟台市将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更新,用好国家城市更新试点政策,扭住芝罘“一核突破”,完成涉及13万户群众的老城区改造任务,优化莱山城市功能,推动主城区整体提档升级。高品质建设美好社区、完成农贸市场改造,完成所有河道生态化、公园化改造,提升城市山体公园品质。
交通方面,以跻身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契机,打造联通黄渤海、东部沿海产业带、对接东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完成大莱龙铁路扩能、龙烟铁路市域化、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潍烟高铁、莱荣高铁、青平莱铁路建成通车。投用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布局建设零换乘交通枢纽。
产城融合方面,重点推进“五个新城”建设。芝罘新城聚焦都市经济,加快产业培育向南布局,打造“山水中轴,仙境河谷”生态智慧新城;开发区八角湾新城聚焦科技研发,打造与制造业高度融合的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孵化高地;牟平新城聚焦生物医药,打造国际生命科学示范城核心引领区;福山夹河新城聚焦新能源汽车,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孵化基地;蓬莱新城聚焦绿色新材料,打造高端低碳新材料产业高地。
关键词:创新驱动
过去五年,烟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质效明显增强。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会聚高层次人才10万多名。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烟台市将重塑改革开放创新新优势,转变要素驱动发展方式,更大力度推进动能转换,塑造更多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动力变革上率先走在前。
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打造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及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万华全球研发中心、烟台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八角湾、裕龙岛高端人才集聚区,实施“百千万”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引导高校院所和科创平台主动服务企业科研需求,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体系,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200家,“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单项冠军等省级以上创新型高成长企业达到800家。
用好用足改革“关键一招”。高标准完成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台经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揭榜制”“组阁制”“赛马制”“专员制”,加快科技奖励制度、科技人类分类评价、科技成果评价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烟必行”品牌效应,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好、服务质量最好、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
面对RCEP发展机遇,烟台市深化与协定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高标准建设RCEP合作示范基地,落实“6小时通关”等机制,建好产业合作发展中心、国际合作示范园区和监管服务创新试验基地。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过去五年,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省市重点村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年保持在7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过10万人。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美好生活需要,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快群体共富、城乡共富、物质共富、精神共富,构建共富共享优质生活圈。”党代会报告上明确提出要“塑造民生社会事业新优势,在共建共享上率先走在前。”
就业就是民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稳步促进增收致富的重要基础。未来,烟台将继续坚持就业优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完善“一站式”创业服务。突出抓好“扩中”“提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报告中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综合性医院扩容布局,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奇山医院新院、八角湾国际医院、市中医医院幸福新城院区,县域三级医院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医改“五医联动”。
五年来,烟台不断强化基层网格管理,城乡社区网格增加到1.5万个,这些网格在基层治理尤其是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效抓好基层社会治理,烟台市将学习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作用,全面推广民情日记、诉前调解等,还要推行“网络化+网格化”,健全城乡社区治理服务体系。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为了实现奋斗目标,烟台市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一年接着一年开展作风改进提升行动,推动各级干部真正严起来、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以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linlin]
塑造新优势!烟台推动实现六个“率先走在前”
向海图强!今后五年,烟台将实施“五大行动”
烟台锚定“1+233”体系加快乡村振兴
总投资超26亿元的9个重点项目在西海岸新区集中投产
3月9日起实施!青岛首个渔业地方标准发布
山西发布关于深化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 促进土地小块并大块
山西批准发布三项推荐性地方文物保护标准 充实文物保护地方标准
山西联动各部门形成合力发挥激发各类商会活力 持续拓宽招商渠道
1月份山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775.61亿 人民币存款增加966.99亿
2021年山西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达到2118.65亿元
江苏泰兴2022年第一季度城建惠民项目集中开工 开工总投资约5.24亿
黑龙江七台河部署煤矿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强化煤矿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