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汽车 > 正文
重庆发布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实施方案 赋予立项选择权
来源:重庆晨报作者:洞察网2021-08-04 10:51:21

近期,重庆发布《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实施方案》,打通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通道,为人才创新创业“赋能、减负、护航”。

据了解,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分为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市级社科规划项目两类,其中科技计划项目参照市级主体科技计划分为“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类”“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类”“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类”3个类别。

根据实施方案,重庆英才计划入选专家可自愿申请将研究支持经费转化为市级科研项目及社科规划项目。

实施方案能为专家人才带来哪些便利?8月3日,记者采访了4位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负责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赋予经费组合权

让专家团队资源配置更合理

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陆远权是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类项目负责人。在他看来,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实施,更大地赋予了入选专家项目经费的自主使用权。

陆远权说,就经费使用而言,“包干制”项目用于人的经费可达50%以上,取消项目的经费预算编制,不受科目和比例的限制,同时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据实开支。从而让专家团队在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上更加合理。

陆远权举例说,以前在开展科研项目时,按照标准,用于人的经费基本控制在20%至30%。受制于此,组建团队往往有“缺兵少将”的感觉,“现在用于人的经费提高到50%以上,我们开展科研项目就能把更多的资金用于人力,组建更合理的团队。”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类项目负责人、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刘晓英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她认为,经费使用自主权解决了团队以往在实验器材采购、劳务费用结算等一系列问题。对于高校来说,在开展科研项目时可以更好地进行跨院校或者是跨企业的合作,从而促进产学研结合。此外,“包干制”项目还打通了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通道,将专家人才的时间精力从过多的申报审批中解放出来,让专家人才“名利双收”。

赋予负责人指定权

帮助人才加强团队建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刘兴亮是社会科学规划类项目负责人。谈到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的实施,他认为这对研究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都是极大的解放和拓展。

刘兴亮说,“包干制”项目赋予了负责人指定权,允许入选专家直接指定本单位团队成员担任项目负责人,自主确定项目成员、项目技术路径,帮助人才加强团队建设。

“在团队组建方面,我明显感受到团队更加的自由,更加的活跃。我们可以让更多的有志于从事本领域研究的一些专家结合到一起,不同学科的碰撞和融合,让研究更加地宽泛,向纵深的方向来拓展。”

刘兴亮举例说,他正在开展白鹤梁题刻与三峡石刻旅游开发研究。目前团队有6个人,除了3名本单位的研究人员外,他还邀请到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副教授冯元章加入到团队,负责相关的绘本创作研究。

赋予立项选择权

充分调动专家人才积极性

“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项目的选题、立项、研制、结题等各个阶段,都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重庆吉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专家李婷是项目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类项目负责人。在她看来,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的实施,对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专家人才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大前提下,可以去选择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技术问题来研究。”李婷说,以往科研项目大多都是确定好课题,再由科研工作者进行申报。而立项自主权让专家人才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与国家需求有机结合,有利于在研究过程中提炼出关键的共性问题,并系统化地解决。

[责任编辑:linlin]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